继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到期之后,本月起,为期一年的节能家电补贴政策也走到了“终点”。消费者购买空调、平板电视、电冰箱、洗衣机和热水器五大类节能家电产品,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政策。政策“空窗期”,家电业何去何从?消费又该靠什么来拉动?“无补贴时代”对消费者有何影响?一系列问题等待市场解答。
补贴是否延续存争议
6月8日,是家电节能补贴政策结束后的第8天。记者在北京一些家电卖场发现,与节能补贴政策前家电卖场的火爆场面相比,各大卖场冷清了不少。调查中,记者发现部分之前享受补贴的家电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。
家电节能补贴政策是继“家电下乡”、“以旧换新”后,国家于2012年6月1日启动的一项家电补贴政策。国务院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启动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、平板电视、电冰箱、洗衣机和热水器五大类产品,补贴期限为一年。
财政部数字显示,截至目前,节能补贴政策已推广五类节能家电6500多万台,拉动消费需求超过2500亿元。对于节能补贴政策到期后是否延续,目前尚无明确消息。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对于政策到期后是否应该延续,业界存在不同看法——
黑电企业多希望节能惠民补贴政策能够在到期后延续,并提高补贴政策的“门槛”。而白电企业大多希望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到期后退出市场,“反对‘政策依赖’,该交给市场的就应交给市场。”
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表示,补贴政策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干扰市场良性发展,造成产能过剩等方面。“如果企业患上了政策依赖病,必将失去市场竞争的活力,企业更应该依靠市场、策略实现盈利,而不应将特殊政策常态化。”
节能推广不能依靠“运动战”
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徐东生指出,“节能惠民政策实施一年,总体来看对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挥了较好的导向作用。”以彩电市场为例,节能产品的比重已经高达90%以上。
不过,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出,不少人开始担心,如没有持续政策出台,会不会对家电消费产生较大影响?对此,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赵萍认为,补贴政策退出后,对家电行业的影响会比较明显。“行业刺激政策的确在短时间内促进了家电行业的销售,但同时也导致了消费需求的提前透支,整个家电行业将不可避免面临‘消费乏力’的状况。”赵萍说。